文章摘要: 買房子得房率是套內可供業(yè)主支配、使用的建筑面積(不包括墻體、管道井等部分面積)與銷售面積(建筑面積)的比率。得房率是買房比較重要的一個指標。計算住房面積時,計算的是建筑面積,所以得房率太低,不實惠;太高,不方便。得房率=套內使用面積/(套內建筑面
買房子得房率是套內可供業(yè)主支配、使用的建筑面積(不包括墻體、管道井等部分面積)與銷售面積(建筑面積)的比率。得房率是買房比較重要的一個指標。計算住房面積時,計算的是建筑面積,所以得房率太低,不實惠;太高,不方便。
得房率=套內使用面積/(套內建筑面積+公攤面積)
套內建筑面積=套內使用面積+套內墻體面積+陽臺面積
銷售面積(也稱套型建筑面積)=套內建筑面積 +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(俗說“公攤面積”)。
由上面的公式可以知道,公攤面積和得房率相輔相成,公攤面積越大,得房率越低。通常影響得房率的因素,具體體現(xiàn)在這幾個方面:
1、房型結構(幾梯幾戶)
例如一梯多戶可能與一梯二戶所要分攤的公共面積相差無幾,可戶數(shù)增加了,總的套內建筑面積便增加了,則每戶所需要分攤的公共面積就會相應減小。
2、樓盤形態(tài)
總體來說高層得房率為最低,小高層次之,多層的得房率則較高。
3、物業(yè)類型
總體來說板式的得房率最高,疊式次之,點式的則較低。
4、公共活動區(qū)域大小
一般情況來說,高質量小區(qū)的物業(yè)大多數(shù)都建有高挑大堂,寬敞電梯、室內車庫,這些顯然都會占用到大量的公攤面積,因此,得房率相對較低。
1、很多人對得房率存在著誤解,認為得房率越大,自己住的越舒適,其實不然。如果得房率過高,公共部分的面積相對來說就會變少,結果可能會影響到樓梯的寬度、大堂的舒適度、電梯間的數(shù)量等,另外公共部分的減少會讓人感覺到壓抑、擁擠,不利于身心健康。
2、樓盤的得房率并不是越高越好,也需要一個度。一般情況下,多層住宅的得房率較高,基本控制在85~90%,小高層得房率約80~85%,高層一般在75~80%,寫字樓為55~60%。
買房子得房率是什么意思
本文由入駐排行8資訊專欄的作者撰寫或者網上轉載,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排行8立場。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(fā)現(xiàn)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(guī)的內容, 請發(fā)送郵件至 paihang8kefu@163.com 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
上一篇:房價下跌對銀行的影響
下一篇:期房和現(xiàn)房流程有哪些
高層為什么要買高的
2025-07-29100萬房子繼承過戶費多少
2025-07-28異地公積金貸款可以在本地辦理嗎
2025-07-28一梯兩戶東戶好還是西戶好
2025-07-28買房契稅要交多少次
2025-07-28隔音差的房子質量也差嗎
2025-07-28